
暮色降临,梅仙镇下白村一农户家地坪里热闹非凡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百姓屋场会”正在这里火热开展。没有主席台、没有发言席,更没有讲话稿,数十把红色塑料椅、几壶清热下火茶、四五碟瓜子花生米,从家长里短讲到会议精神,从村组琐事聊到政府政策,支村两委成员、联村领导、办村干部和老百姓们围坐一起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为推动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。
近期,像这样的屋场会,在梅仙镇各个村的文化广场、农家地坪、村民院落轮番“上演”。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热烈氛围中,梅仙镇结合“民情大走访、政策大宣传、意见大收集、矛盾大化解”活动,发动镇村干部入组下户,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在群众家门口宣讲政策,听民声、纾民意、解民忧,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,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,为建设美好梅仙共同发力。
齐聚一堂讲政治,政策宣传进万家。镇村干部们纷纷化身“金牌讲解员”,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讲解群众关心的耕地保护、疫情防控、森林防火、人居环境整治、乡村振兴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要求,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前各项重点工作要求传递到各家各户。
“毒品可万万碰不得,吸食毒品害人害己,现在很多新型毒品都伪装得很好,大家可千万要学会辨别......”办村干部小陈一边将手上的禁毒宣传资料一一分发给村民,一边讲解着毒品的危害。通过屋场会,镇村干部们以拉家常的形式,为老百姓们科普禁毒、扫黑除恶、平安建设、交通安全、食品安全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知识,切实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为平安梅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目前,全镇已发放各类宣传手册30000余份。
稻花香里说家常,听取民情一片。屋场会上,村民群众踊跃发言,打开了话匣子。
“这么长时间不下雨,庄稼活不了,人也快没水喝了,村里有没有什么办法?”
“村里有一段路况不好,孩子上学经常走那里,安全隐患太大,我建议把那条路修一下。”
“我们村太偏远,信号特别差,有时电话都打不出去,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”
......
群众“点单”,干部“上菜”。对于群众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建议,镇村干部们一一解答。能解决的现场解决,不能现场解决的解释好政策,并把问题分类收集整理,上报到各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,最后,由办村干部将处理意见进行反馈。一场场屋场会,听实情、议事情、收意见,让老百姓能真真切切参与到村级建设中来。
敞开心扉说亮话,邻里矛盾及时化。街坊四邻聚在一起,总会有些小纷争小摩擦,东家的狗把西家的围栏撞坏了,楼上水管漏水导致楼下天花板发霉了,等等看似“鸡毛蒜皮”的小事,如果不及时化解,很容易引起矛盾激化,从而影响邻里和睦及社会稳定。
“远亲不如近邻,大家都是认识几十年的邻居了,低头不见抬头见,有什么心事借着这次机会都说出来,大家一起想办法,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。”屋场会上,众人畅所欲言,把平时憋在心里的那些“小情绪”都通通一吐为快,镇村干部们了解清楚情况,找出症结所在,针对具体事情提出解决措施,不偏不倚,耐心地对当事人进行劝解,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,让群众“上访”变成干部“下访”,真正做到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”,在小小的屋场会上调和出一片和谐新风。
面对面,心贴心,用理宣传,用情交流,用爱化解,这是梅仙镇屋场会坚持的一贯原则。通过一次次屋场会,让老百姓的声音被听到,也让政策通过“平江土话”、村里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分解、传达,让村级建设更有温度,政策落实更有速度。下一步,梅仙将继续通过屋场会的形式,广泛凝聚公众力量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梅仙社会治理新格局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责编:李一飞
来源:梅仙镇政法线
下载APP
分享到